常常和朋友或同事們一起去汽車百貨採買的時候, 在採買機油的時候, 應該有很多人會有同樣的想法或是疑慮, 在面對著眾多品牌的機油上不知道要如何做選擇.
這時候腦海中就開始浮出什麼提早劣化, 好不好拉轉速之類的問題, 所以就大瞻的讓本人的光陽 RC 150 Fi 品嘗各家機油優劣感....
就個人的知識上, 機油的優劣就只有 API 的分級和 SAE 的黏稠指數, 而對於打擋的機車而言
還有JASO MA1, MA2,或是 MB的區分.
把打檔車和速克達做出區分的原因是打擋車的機油, 同時也要去潤滑離合器, 而速克達不用, 因此用在打檔的機車上的機油, 就要再添加個什麼料, 去防止離合器打滑的現象產生...
但是, 速克達機車的機油, 就只是單純的用來潤滑引擎系統而已, 變速齒輪箱已經有齒輪油來做潤滑了...因此, 速克達機車的機油, 只要用符合API SJ規範等級以上的機油就可以了.
是否為機車專用, 或是原廠機油, 或是汽車用的油的也無所謂了.
為了試試是否如此...小的我從市面上價位最便宜的80元礦物油到500元的高級合成機油都使用了, 無分機車或汽車用油, 也不管是否為原廠機油, 陶瓷汽缸專用油, 噴射引擎專用油...
在下常跑山路, 跨縣市路程, 所以一直都是使用 SAE ?W-50 的機油, 有用過 5W-50 一直到 20W-50
至目前里程數已經累計到4萬1千多, 所以也換了40多瓶好機家不同廠牌不同分級的機油, 但不管換哪一家, 一定是為 API SJ 以上的等級.
(其實仔細的想一想....機車還有分什麼噴射引擎專用油, 怎麼想也不明白... 噴射引擎只是供油點火的方式和化油器不同而已, 和引擎的潤滑到底相關性在哪? 真是令人困惑)
使用心得是
1. 使用汽車機油是否會提前劣化?
個人的感覺是, 不會...
其實機油劣化的程度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久, 在美國有實驗了機油在使用了2萬公里後 (每隔一段時間要檢查油箱的油量, 油量不足就要補足), 其實也都還可以再使用, 也因此有人合理質疑汽車每 5000 公里就機車每 1000 公里就要換機油是一種商業性的手段.
當然, 小的本人還是根據使用手冊每1000公里就換一次機油, 並沒有狠到每2萬公里再執行換油..., 如果機油的劣化度可以撐個2萬公里, 那使用1000公里的油根本就幾乎不會有影響.
不過也有可能是本人感覺神經太粗了.
2. 車子的尾速...
個人的感覺是, 拉尾速和機油的關係, 不是很大... 幾乎感覺不出來, 不論用什麼樣的油, 都可以騎到我要的速度...
如果扣除影響尾速的外在因素(路面, 風向, 坡度 ... )的話,
影響車子的尾速和加速率的主因是
A 傳動系統, 這是和車子的尾速加速率關係最大的項目.
B 引擎的進氣量, 所以空濾要按時換, 節流閥, 化油器定時清洗.
C 輪胎的胎壓, 所以時常保持在正確的胎壓範圍, 還可以省油.
D 排氣管, 我沒有改車, 使用光陽原廠的RC尾排.
無論我用的是什麼油, 尾速都可以達到 8000 轉 95 km/hr.
極速大約是在 9200 轉, 拉了大約40秒, 可達到時速一百一十公里左右, 一般是很少會騎到這樣的速度, 大多讓引擎出力80~90% 的力道就夠用了, 也可以讓引擎有比較長的使用壽命.
若要應付平常最常用的速域 6000 ~ 7000 RPM, 65~75 km/hr, 實在也是游刃有餘啊!!
至少機油的影響在一般的道路上, 小弟我是感覺不出來啦!!
(基本上能車子能騎到70 km/hr 以上的速度,或是引擎的轉速能達到6000 / 7000 RPM 以上的話, 油也都熱了, 被油品的黏稠度所影響的程度有限)
當然, 以上的理論不適用在職業的賽車場上, 小的不是職業車手, 所以不會知道感覺差多少..
所以, 最後的結論是,
1. 速克達機車的機油, 只要有按時更換, 使用API SJ 分級以上等機的機油都沒有問題
無分機車或汽車用, 也不管是否為原廠機油, 陶瓷汽缸專用, 噴射引擎專用...
換機油時, 機油濾網也要記得清理, 依光陽原廠建議
機油濾網於里程數 300, 1000 公里時清潔, 之後每 5000 公里清潔一次.
2. 機油黏稠度的選擇
如果是用於市區, 短程通勤的人, 可以使用 SAE ?W-30 到 ?W-40 的油品
如果是比較常騎長途, 跨縣市, 山路的人, 可以使用 SAE ?W-50 的油品
至於 ?W 的選擇,
以台灣地區的氣候來說,
夏天的氣溫大約都會在20度以上, 所以, 選擇20W 就厝厝有餘了...
冬天的氣溫可能有機會達到10度以下, 但是多數時候也不會底於10度
所以選擇 10W 或是 5W ...
以上為個人經驗的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